民风网
民风网
文化基础

春秋时代简述

文章来源:民风网 更新时间:2023-10-22725

春秋时代简述

西周最后一任天子周幽王去世以后,前太子被拥立为周天子,就是周平王。周平王把都城东迁到洛阳,改名为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东周分为两段,前段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5年,后段为战国。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分裂时期。本文简述的是春秋时期。

东周迁都洛阳.jpg

周幽王,姬姓,名宫湦(shēng)一作宫生,前795年~前771年,是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周宣王姬静之子,母姜后,前782年~前771年在位。他是西周最后一位君主。传说他为博褒姒(bāo sì)一笑,在烽火台点燃了烽火,戏弄了诸侯,史称烽火戏诸侯,也是由史以来罕见的荒谬之事。

周平王,姬姓,名宜臼(一作宜咎),周幽王姬宫湦之子,母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在位。周幽王初年,封宜臼为太子。得褒姒以后,生子伯服。不久,废申后及姬宜臼,以褒姒为王后,以伯服为太子。于是,姬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周幽王。周幽王与郑桓公(周宣王的异母弟,郑国首任国君)均被犬戎所杀。随后,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继位。姬宜臼为避犬戎之难,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周平王在内外交困中度过五十年,公元前720年去世。

春秋初期诸侯国地图.jpg

当年,周王朝打下江山的时候,给功臣都封了爵,给了地,先后分封有100多个诸侯国。

这些被分封到诸侯国,开始还好,能够服从周王室这个超级大国的领导,诸侯国之间还能和平相处。可日子长了,尤其是功臣们去世以后,他们的后代就开始打打闹闹起来。加之周王室不断分封,王室直接管理的地盘越来越小,相邻的诸侯国也发生了侵占王畿之地的现象。王室不再那么强大,对诸侯国的约束力也逐渐减弱,以强并弱变得合理化。西周王朝经历276年后,进入东周。此后,王室极度衰落,虽为天下共主,但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相互征伐频繁,王室无力节制。部分地方出现了局部统一,陆续出现公认的和区域性的“霸主”,最显著的是“春秋五霸”。我们来挨个说说。

春秋五霸.jpg

第一位叫霸主:齐桓公。

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太公吕尚(姜子牙)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的第三个儿子,齐国第十六任国君,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

公子小白有一位异母哥哥,叫诸儿,也就是后来的齐襄公,还有一个哥哥叫公子纠。

话说公子小白的父亲是禄甫。禄甫是齐国第十三代国君,即齐僖公,春秋三小霸王之一,公元前698年去世。于是,公子小白的异母哥哥诸儿即位,也就是齐襄公,齐国第十四代国君。这位齐襄公可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功劳不小,毛病也不少。据说是一位独断专行、刚愎自用、朝令夕改的国君。开疆扩土有功,为后来者称霸奠定基础。但他的喜怒无常,又使人人自危,致使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出逃。公子纠由管仲和召忽带着逃到鲁国,公子小白由鲍叔牙带着逃到莒国。后被公孙无知等人联合杀害。

齐鲁莒三国位置图.jpg

管仲,?~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中国古代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他出身贫苦,以商贾为业。自幼与鲍叔牙为知己,鲍叔牙知其雄才伟略,常善待之。后经鲍叔牙举荐管仲为齐相,齐桓公任命管仲为上卿、相国。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内发展工商、渔盐、冶铁,按照土地的好坏来征收租赋,主张富国强兵,增强了齐国军队的战斗力。举贤任能,制定选拔人才的制度,整顿行政管理系统,使得行政区域更加精细化,维护了社会稳定。对外推行“尊王攘夷”的策略,拥护周天子,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时与各诸侯国会盟,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得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前645年,管仲病逝。管仲在齐国辅佐齐桓公期间进行的内政外交的重大改革,其思想成就非常显著,他认为礼、义、廉、耻是维系国家的精神支柱,后人把管仲的思想整理成书,即《管子》。其提出“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揭示道德教化以物质生活为基础。又强调“四维(礼、义、廉、耻)不张,国乃灭亡”,重视道德教化作用。《管子》共有86篇,今存76篇,是以齐国法家为主兼及其他各家学术思想的著述总集。内容涉及天文、历数、舆地、经济和农业等科学知识。

鲍叔牙,生卒年不详。一称鲍叔,或称鲍子。本姓姒,因父仕齐,采于鲍,故以为姓氏,名叔牙,鲍敬叔(杞国公子,齐僖公时期来到齐国出仕为大夫,是鲍姓始祖)之子。少年时与管仲是好朋友,两人曾在一起经商。由于管仲家境贫寒且需要赡养老母,所以在分配利润时常常多取一些,鲍叔牙并不因此认为管仲贪婪。当管仲为他出谋划策,结果不尽如人意时,鲍叔牙也不认为管仲愚蠢。尽管管仲曾三次任职,但每次都被解雇,鲍叔牙并未因此认为管仲无能。后来,管仲被鲍叔牙推荐给齐桓公,并成为齐国的宰相。鲍叔牙告诉齐桓公,如果要治理齐国,有他和另一位大臣高傒就足够了;但若要称霸天下,则非管仲不可。齐桓公采纳了鲍叔牙的建议,并任命他为宰相。尽管鲍叔牙在治国政策、管理朝政、礼仪规范、统兵作战以及如何让百姓尽忠方面都认为自己无法与管仲相提并论,但他仍建议齐桓公任命管仲为宰相,而他自己则甘愿成为管仲的下属。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病逝于任上。 鲍叔牙与管仲的友谊,后世以“管鲍之交”称誉。其协助管仲,在齐国顺利实行了治国之道。鲍叔牙为政重教化,使齐国迅速由乱转治,由弱变强,齐桓公也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公子无知,?~公元前685年,姜姓,吕氏,名无知,齐前庄公之孙,夷仲年之子,齐僖公的侄子,齐襄公和齐桓公的堂兄弟,春秋时期齐国公族。齐襄公在位期间,荒淫无道,与其异母妹文姜乱伦,派彭生杀害妹夫鲁桓公,而后再杀彭生以向鲁国交代。公元前686年,齐襄公遭连称、管至父、公孙无知等人所杀,公孙无知自立为君,史称齐前废公,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公孙无知在此前曾对齐国著名大夫雍廪(yōng bǐng)无礼,因此倍受雍廪怨恨。公元前685年,公孙无知到雍林游玩,雍廪趁机袭杀公孙无知。公孙无知死后,齐国无国君。

公孙无知(齐前废公)被袭杀以后,齐国无国君。于是国君人选落到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头上。有人主张让公子纠任国君,有人主张让公子小白任国君。总之,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都得到了消息。都要抢先赶回齐国。

公子纠由鲁庄公亲自带兵护送回国。管仲考虑到逃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离齐国近,怕他抢先回国夺到君位。所以,征得庄公同意,先带领一支人马去拦截公子小白。果然,管仲的队伍急行到即墨(现青岛即墨区)附近时,发现公子小白正在赶往齐国,便上前说服他不要去。但是,小白坚持要去。于是管仲偷偷向小白射了一箭。但只是中了小白的腰带扣儿,并没有真正伤到小白。小白装死躲过去了这一劫难。管仲以为他已被射死,便不慌不忙地回鲁国去护送公子纠回齐国。不料,公子小白并未被射死,反而赶在管仲公子纠之前回到了齐国都城,鲍叔牙说服大臣们迎立公子小白为国君,这就是后来的齐桓公

于是,等鲁庄公护送公子纠赶到时,公子小白已经是齐国的国君了。于是,齐、鲁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鲁军大败,只得答应齐国的条件,将公子纠逼死,又把管仲抓了起来。

齐国的使者表示,管仲射过他们的国君,国君要报一箭之仇,非亲手杀了他不可。这就是成语“一箭之仇”的来历。于是,管仲被捆绑着,从鲁国押往齐国。行至两国边界绮乌(具体地址不详),守卫边界的官员竟跪在地上,端饭给管仲吃,神情十分恭敬。等管仲吃好饭,这位官员私下问道:“如果您到齐国后,侥幸没有被杀而得到任用,您将怎样报答我?”管仲回答道:“要是照你所说的那样我得到任用,我将要任用贤人,使用能人,评赏有功的人。我又怎么能拿什么来报答您呢?”管仲被押到齐国都城后,鲍叔牙亲自前去迎接。后来,在鲍叔牙的说服下,齐桓公不仅没有对管仲报一箭之仇,反而任命他为相国,而鲍叔牙自愿当他的副手。这就是成语管鲍之交的来历。

齐桓公听管仲的话,“尊王攘夷”,图谋霸业。

“尊王攘夷”,这个典故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本意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意思是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以及南方楚蛮的大举入侵。后来成为面对外族入侵时,结成民族统一战线的意思。

一次,在出兵北上帮助实力弱小的燕国抗击外来入侵时,齐军在大雪中迷失了方向,管仲就放开一匹老马,齐军跟着老马才走出了雪地,这就是“老马识途”的由来。齐桓公三次联合诸侯出兵,就是帮助弱小的诸侯国抗击外来侵略,六次召集会盟,就是如同开武林大会似的,召集各诸侯国君开会。三次联合诸侯出兵,六次会盟,是为“九合诸侯”。他在王位继承问题上,坚决拥护宗法,给足了周天子的面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代的第一位公认霸主。

第二位霸主:晋文公。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一说公元前671年)前628年),姬姓晋氏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国君(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为狐姬

重耳年少时谦虚好学,善于养士骊姬之乱晋献公的夫人骊姬制造的一场内乱时被迫流亡至翟国,后辗转齐、卫、曹、宋、郑、楚、秦等国,在外十九年,备尝艰辛。在楚国时,受到楚成王的礼遇,他许诺日后如两国开战,他将为楚军往后退90里。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到晋国,杀晋怀公,即位国君。

重耳为什么要杀晋怀公?当年骊姬之乱,太子申生自杀。骊姬欲加害重耳和夷吾。重耳是晋献公与翟国狐氏之女大戎所生,夷吾是晋献公与翟国狐氏之女小戎子(大戎的亲妹妹)所生。当时,晋国大夫狐突的两个儿子狐偃和狐毛护送重耳逃到其母国翟国。夷吾也准备逃到母国翟国,身边谋士不允,理由是重耳已经逃到翟国,若夷吾也逃去,晋必重兵伐之。为此,夷吾逃到离秦较近的梁国。并娶梁国公主为妻,生龙凤胎,男婴为圉()。后来,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国权臣里克杀掉献公的继承人公子奚齐(晋献公与骊姬之子),并连骊姬一并杀了,向夷吾发出回国的邀请。夷吾借秦国兵护送,回国即位,杀里克,是为晋惠公。

晋惠公即位后,背信弃义,诛杀大臣,并密谋行刺重耳。重耳便逃到中原。公元前637年9月,晋惠公去世,其子圉即位,是为晋怀公。此时的重耳被秦穆公招至秦国,秦穆公的意图是要帮助重耳回国夺权,建立秦晋同盟关系。晋怀公夷吾惧怕重耳回国夺权,下令狐突召回狐毛和狐偃,狐突看出晋怀公的地位岌岌可危,大道理推托,拒不执行。晋怀公一气之下杀了狐突,致使晋国公卿彻底倒向重耳一方。公元前636年正月,重耳在秦国三千人护送下回到晋都城绛,继任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晋怀公逃到高梁今山西临汾市东北,不久被杀。

后来,楚、宋两国开战,晋文公率大军驰援宋国。公元前633年,晋军和楚国军队在城濮对峙,准备开战。晋文公说,当年我对楚国承诺,所以往后退了90里。这就是“退避三舍”的出处(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即一舍为三十里)。城濮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已知最早的有详细记录的战例。这一战以晋国大胜宣告结束。

晋献公在位时期兼并邻国,开拓疆域,除消灭虢国和虞国外,又先后消灭了北边的霍国(今霍州市西南)、杨国(今洪洞县南),南边的芮国(今芮城县西部和陕西大荔、朝邑一带)、魏国(今芮城县中部和东部)、郇国(即荀,今临猗县南)、耿国(今河津市东南)、冀国(今河津市东北)、骊戎(今陕西华县)、赤狄(即东山皋落,今垣曲县境)等国家和部族,黄河中游皆为晋国所有,与齐国、楚国、秦国成为当时四强。

战后,晋文公召集了多国会盟,即“践土之盟”,周襄王亲自到会,策命晋文公为侯伯。侯伯是啥?就是诸侯之长,老大的意思。所以,晋文公的霸主地位是有官方背书的。

第三位霸主:宋襄公。

宋襄公属于实力不够,名声很大。凭“仁义”二字,获得江湖声誉,跻身春秋五霸。

这话得从葵秋之盟时,齐桓公拜托宋襄公,以后多多关照齐国太子吕昭。后来齐桓公去世了,齐国内乱,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互相征战,太子吕昭被迫离开齐国,逃到宋国。宋国虽然弱小,但宋襄公信守当初的承诺,义无反顾地召集卫国、曹国、邾国的一些人马,平定了齐国的内乱,让太子昭顺利登上齐国国君之位。前638年,宋襄公讨伐郑国,与救郑的楚兵展开泓水之战。宋襄公讲究“仁义”,没有听从公子目夷的建议,要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兵败而受伤。在政治上特别倡导修行仁义,并主张以此争得中原盟主地位。在处理与各诸侯国关系上,宋襄公紧跟齐桓公,积极维护齐国的霸权。其东方滕、曹、鄫等诸侯国(小国)皆臣服于宋。他仁义、守信及其在诸侯中的影响力,得到各诸侯国的公认,如齐桓公一般,遵守江湖道义,因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葵丘之盟。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民权县城东17公里),召集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相会结盟,规定同盟国要言归于好;不可壅塞水源;不能阻碍粮食流通;不可改换嫡子;不可不让士世袭官职;要尊贤育才等。这次大会,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并赐王室祭祀祖先的祭肉给齐桓公。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表示周天子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标志着齐国的霸业达到了顶峰。至此,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史学界将此次会盟称为葵丘会盟。

第四位霸主:秦穆公。

秦国原是周王室“附庸”,封地祭祀,养马戍边,没有爵位。经过多年努力,到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由镐京迁到洛邑)有功,被封伯爵成为诸侯国。历史研究者有个定论叫“襄公有其名,穆公得其实”。秦襄公虽然被封伯爵,但只是周王室承认秦的诸侯国地位,但其国力并没有强大起来。在秦襄公之后,又经历七代国君,共170年,对西戎只是苦守,没有任何大的作为。到了第八代的秦穆公(周王室认同的第九位秦国国君)时,终于消灭了西戎十二国,称霸西域。

秦穆公为什么行?源于秦穆公的人生经历,磨砺出其品行和境界。他志向远大,善识贤用能,宽慰子民,激励部属,行和则共赢外交。成语“秦晋之好”就是源于秦国与晋国多次联姻,两国关系非常好。后来秦朝丞相李斯的《谏逐客书》这样提到:“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则为秦穆公选贤任能的总结。因而,优化内外环境,凝聚一切力量抗击外来侵略。凭借其实力,成为西部的江湖老大;为此,被周天子封为“西伯”(西方诸侯之伯),就是“西方霸主”的意思。

第五位霸主:楚庄王。

楚庄王继位时,楚国还不太行。他韬光养晦,故意三年不理政务,不出号令,日夜为乐。大臣隐言进谏说,南方有一种鸟,栖息三年,不飞不鸣,不知是什么鸟?楚庄王马上懂了大臣的意思,于是说,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这就是成语“一鸣惊人”的来历。楚庄王利用三年时间,透视了国家内政与外交所有弊端,谋划出治理之策。三年后整顿朝纲。任用孙叔敖等良臣,兴修水利,平定叛乱,征服群蛮,国势大盛,正所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重振君威。公元前606年,楚伐陆浑之戎,陈兵周疆,问鼎中原,有取周之意。公元前597年,楚与晋战于邲,楚国大获全胜,饮马黄河,威震华夏,使鲁、宋、郑、陈等国附楚,使一直被视为蛮夷的楚国,代晋而为盟主,一举成为中原诸侯都承认的霸主,跻身“春秋五霸”。

前几位国君都叫“公”,怎么楚国这位国君就叫“王”呢?因为楚国被封到楚地时是“子”爵,属蛮夷,不算是中原正统。楚自己也说,“我是南蛮,凭什么按照你们那套规矩来?”就是不服周礼,所以自称为王。至今,湖北方言里,还有“不服周”的说法。楚庄王志得意满,竟然在一次见到周天子的时候询问周鼎的规格。这就是问鼎中原的典故。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楚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自楚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六位和第七位霸主:阖闾和夫差

阖闾与夫差是父子。不同的霸主排行里也都有提过这两个人的名字。吴国的崛起有两位神助攻,一位叫伍子胥,一位叫孙武。伍子胥的身世很硬实,他祖上就辅佐过楚王争霸。孙武就更硬核了,也就是《孙子兵法》的作者。有这两位的夹持,吴军战斗力可想而知。柏举之战,吴王阖闾以少胜多,打败强楚;夫椒之战,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凭这两战的威名,两位吴王获得霸主地位。

柏举之战。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在战争中,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而取胜。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成功战例。

第八位霸主:勾践。

勾践,姒(sì)姓,夏禹之后裔。在公元前494年的夫椒(无锡太湖马山)之战败给吴国后,越王勾践做了人质,侍奉吴王三年。回国后,重用范蠡、文种、计然等人,卧薪尝胆,实行发展生产、增殖人口、平粜通商等政策,扩充水师、步兵,交好齐、晋、楚三国,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后助吴伐齐,使吴国放松警惕;公元前482年,突袭姑苏,大败吴师;公元前478年笠泽之战,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公元前473年攻破吴都,吴国灭亡。二十年后,灭吴国,一雪前耻。公元前472年,带兵渡淮,会盟齐、晋等诸侯于徐州,被周元王命为“伯”,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春秋五霸”中的霸主是动态的,比如楚国代替晋国而成为盟主等。由此,以上八位,都是在不同的“春秋五霸”排序中出现过的。

在春秋这段近300年的动荡里,留有姓名的、对中国历史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的国君还有很多。正是他们酝酿出了古老中国的第一次变革——春秋时代。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jpg

史学家评论说,春秋是“礼崩乐坏”的时代,是最坏的时代。据统计,在《春秋》记载的二百四十二年间,有36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所杀,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次,诸侯的朝聘和盟会450余次。西周初定天下的政治治理体系被彻底打破,整个社会秩序在春秋争霸中重新洗牌。

春秋时期是承前启后的时代。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民族事业,还是军事、疆域,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和拓展。各诸侯国在争强斗胜、争得霸主地位的过程中,突破奴隶制束缚,使东周社会走向封建政治、经济制度的治理形态。

有人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主要是指这一时期民族精神全面完善而突显、华夏人文空前的大发展。虽然动荡、混乱,存在霸主之争,但在各国竞争过程中,为了生存、发展,都在尽力招揽有才能的人士。当时的知识分子,可以在不同的国家,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思想和文化自由开放,价值观多元发展,都在实现着自己的政治主张,上马能武,下马能文,形成百家争鸣。不同的思想、制度和价值观,不断碰撞,并伴随着“争霸”检验,合则留,不合则除,都在寻求奋发图强的发展道路,推动整个社会朝前发展。正是这样一个时代,过滤着历史之尘埃,吸纳着四夷之精华,积淀厚重着华夏之人文,使古老的华夏文化逐渐形成体系,脱颖而出,推动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也正是从这一刻起,古老的中国褪去青涩,一点一点走向成熟的未知。

编辑/萧文

上一篇:汉字和书写形态的演变 下一篇:读懂八戒,懂得人生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1-2015.Kinetika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7001860号-1 特别声明:网站信息仅归民风网所有,未经过同意不得转载或下载图片。 沈阳网站建设 龙兴科技

辽公网安备 2103230221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