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网
民风网
文明史话

仙宫碑篆 雕奇溢目

文章来源:民风网 更新时间:2024-01-17687

仙宫碑篆 雕奇溢目

作者:吴成芳

连云港.jpg

连云港,古称海州、东海。这里历史悠久,有淮口巨镇、东海名郡的著称。这里山川秀美,有山、海、岛、港、城依拥,淮海东来第一城的闻名。这里文蕴更加深厚,颇具千古翰墨韵风、东海第一胜境的雅正。五大宫调、崖岩画、石刻群等一处处、一种种受到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遗存,昭示着这里的人杰地灵。郁林观石刻群可谓其中的典型。

一、洞天福地

古海州是道家重要发源。道家之学,崇敬天体,终始天人合一、身国同治的思维,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洞视人间。所以,观星望月择其处,常建于山顶,命之为“观”,亦为洞天福地。海州郁林观由此而来。

战国时代,这里流行初级形态的道教活动。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的徐福,出生在这里,自幼受到熏染,步入方士之路而得秦时著名。史书记载,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由东海人创建的郁林观。缘于这里山高林茂,云烟缭绕。涧流淙淙,清泠僻静。山水俱佳,峻秀如画。

几十年后,又恰逢李唐皇室尊崇道家。自高祖至昭宗的近三百年的时间里,仅李唐皇室的二百一十位公主之中,就有十二位出宫做女道士。甚至达到一朝四位公主出家为道的巅峰。唐朝著名诗人王建《唐昌观玉蕊花》就说:“女冠夜觅香来处,唯见阶前碎玉明。”冠指的是修道女子戴的黄冠,又称女冠子,即女道士。上行必有下效,上至将军、士大夫、公主、宫女,下到民间庶民,纷纷效法。入道仙游,蔚然成风。由此,郁林观香火旺盛,道士众多,建筑规模日益宏伟。资料显示,当年这里香烟缭绕、钟鼓传声、仙宫神府、福地洞天、世外桃源、天上人间。环视周围,古木参天、山水幽奇,飞泉瀑布、悬空直泻、溅玉喷珠、松风海涛、时闻接响、鸟语花香、横石埋云。誉之“胜境”。

唐朝的开化,让诸多文人墨客常来郁林观与道士、道姑交往。唐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十四年(公元748年)进士及第的“大历十大才子之一”的钱起,与观中道侣交谊很深,留有《宴郁林观张道士房》,“灭迹人间世,忘忆象外情。竹坛秋月冷,山殿夜钟清。仙侣披云集,霞杯达曙斜。同欢不可在,朝暮赤龙迎。”用竹坛秋月、山殿夜钟、仙侣披云、霞杯达曙、朝暮赤龙,描写了郁林观净美景象;用“象外情”(世俗忧虑)与“同欢”(虚白之物我两忘)两种心境衬托,表达对郁林观清淡高远、幽雅情怀的体验。当钱起再次来东海时,因天气骤变,无法“同欢”,只好留有《雨中望海上怀郁林观道侣》,“山观海头雨,悬沫动烟树。只疑苍茫里,郁岛欲飞去。”感叹“一苇不可渡”。可见文人墨客对郁林观清雅之境的向往。

文物保护碑.jpg

墨宝不落无灵,灵性墨宝而生。郁林观石刻群或此渊源。

一位久居此处蔡姓老大爷说:“郁林观在解放前已破败不堪,破墙旧院存有3~4米高,后逐步被夷为平地。”令人倍感惋惜!   

     二、飞泉胜境

郁林观遗址的东侧,山峰环列,山崖壁立。有一座60余米高的山岩,远看像一头雄狮,头西南,尾东北,横卧而成“狮子岩”。在“狮子”的脖颈处,有一凹形山口,上面数峰汇流于此,飞泻直下,水悬30~40米,古称“飞泉”。山口下面的山体两侧,崖壁墙立,陡峭险峻。曾任海州知州的宋代贤臣祖无择 ,在《瀑布》诗中有云:“绝巘千寻势,飞泉万叠痕。”描绘了“飞泉”的壮美。

“飞泉”所在,石刻遍布。早在宋·崇宁(公元1102年)就有名匠在此留有“曾因王邦美览飞泉怪石花繁久之·崇宁甲申岁七月三日题”的石刻。

 

1705476102840102.jpg

 封其灿老师拓片辨认 “繁”字为其猜测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及第举人的王同出任海州知州。王同,字一之,明代河南郏县人。他出任海州知州之后,察民情,解民忧,得悉“民逃而差不减,田荒而粮照旧”,因而“富者因累渐贫,贫者莫可支持”。上书朝廷,下调近半粮赋。随后,他又减轻“马政”负担、兴修水利、救荒赈贷,恢复民力,全州由原来的三千五百户增加到近一万六千户,创明代中期海州居民户数之最。在他到任第三年,用自己的积蓄,购买经类、史类、子类三大类典籍,“凡三十部,计七十套,共七百六十册”,藏于明伦堂中,安排专人管理,供人借读。并亲写“海州儒学学贮书记”,刻成石碑,立于藏书处。据史料记载,由于王同在海州任上功绩卓著。离任时,海州百姓编写《奏绩实政》纪念他,称他为“河南父母王”。

飞泉.jpg

王同留给海州的不只实时之福祉,还有余庆之石刻作品。据史料记载,王同自幼继承家学传统,具有特异的才能气概,弱冠举於乡。其书法端庄道劲,动与古会,碑碣摩榻,艺林宝重焉。任海州知州期间,留有诸多书法作品于石刻。如伊芦山钟庵附近的“奇泉”、水帘洞右侧“高山流水”和左侧的“神泉普润”、孔望山龙洞西侧石壁上的“归云飞鸟”、郁林观东岩上的“飞泉”和“采山钓水,抹月披风”、石棚山上的“高行清风”、海州古城南门的“朐阳门”、孔望山龙洞西石壁上的“六言诗刻”、白虎山巅的“蓬莱庵诗刻”等。其中,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仲秋书写并刻于东岩上的“飞泉”,为其诸多石刻之点睛,连云港古今石刻之上乘。两字径1.3米,单字径50厘米。历经数百年风雨凋剥,仍神摇目夺。

高行清风.jpg

人杰启地灵,地灵泽民生。滋育着海州世代“高行清风”。

三、唐隶瑰宝

在“飞泉”东侧的崖壁上,刻有《郁林观东岩壁纪》,是一篇绝佳的游记性散文,也是郁林观石刻群中最负盛名的作品。

东岩壁纪.jpg

石刻于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石面朝南,净面高2.1米、宽5米,由右向左竖刻,首行篆书题名,正文隶书连同落款。计24行,字径18厘米,全文392字。是时任海州司马崔惟怦之子崔逸撰文。不仅文蕴深挚,其书法亦气韵开达,遒劲飘逸。游者赞誉,书是国手,刻是名匠,实为全国罕见。

全文如下:

维大唐开元七年岁次己未粤正月庚寅朔,时大人出为海州司马,礼当巡属县,问耆疾。周览海甸,察听口谣,人无事矣。乃回驾惕想,眇瞩云山,寻紫翠之所,登虬龙之道。盖欲徵灵宅吉,洗我尘虑。岩岩直上,口口傍邃,雾月与碧海同深,朝霞将赤城争峻。代有知而不能至者,至而不能赏者,赏而不能穷者。亟闻我东海县宰河南元公,光发幽躅,起予泉石,缔思构匠,蠲洁形胜。遂披丛篁,凿崩壁,流泉喷水,藏宿雨而时来;卧石埋,触摇风而不散。历时花木,红紫无名;入听笙歌,宫商自合。固可为真人之别馆,元始之离宫哉!夫登会稽,口突禹穴,慕古长想,复何奇乎?岂如志在魏阙,心游江海,两忘出处,双遣是非?唯元公得之矣。攀赏未极,列壑生阴,促驾言旋,攒峰拥骑。家君顾而叹曰:“尔知游名山勒铭纪者,非思入上元,道存虚白,亦何能造次不远而为之?吾少事林,长牵尘迹,晚龄心事,尽於岩间。小子志之,贻夫来者。其列座同志,次而镌之。”

此石刻,文辞情景交融,寓意清新,辞章绮丽,对仗工整。字里行间,寄情于山水静美,“光发幽躅,起予泉石,缔思构匠,捐洁形胜”,“志在魏阙,心游江海,两忘出处,双遣是非”。洋溢自然风情,“雾夕与碧海同深,朝霞将赤城争峻”。“悬流喷水,藏宿雨而时来。卧石埋云,触摇风而不散,历时花木,红紫无名;入听笙簧,官商自合。”表达文刻初衷,为“代有知而不能至者,至而不能赏着,赏而不能穷者”,揭示郁林观自然人文景观所承载的真实内涵。

当代名人叶圣陶曾亲书“唐隶宋篆”之篆字,镌刻在《郁林观东岩壁纪》东侧岩石巨崖上。直到他辞世,仍是《郁林观东岩壁纪》中的“知而不能至者”。

四、宋篆翰墨

在《郁林观东岩壁纪》西斜对面,兀然矗立着一块似棱状的巨石,高约5米,宽约6米,载有宋篆石刻。北侧岩面,刻有北宋·祖无择撰文、苏唐卿篆书、王君章镌刻的“三绝碑”。共102字,分刻12行,字径26厘米,属小篆。刻于宋庆历甲申四年(公元1044年)七月。

“起惊涛,放溟渤。披宿莽,履崛岉。憩磐石,解簪韨。挹飞泉,醒心骨。挥高论,谢俗物。思古人,自终日。足饮酣,清思逸。即绝壁,试奇笔。千万年,苍苔没。后有人,为吾拂。”

祖无择文采享誉海内,苏唐卿是篆书家,王君章是镌刻家。该石刻笔力苍劲,结构严谨,风格古朴,意境超逸。集文精、笔妙、刻佳于一体,故后世称之为“三绝碑”。

三绝碑.jpg

祖无择是北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第三名登进士第。及第后,历知南康军,公元1041~1048历知海州。与欧阳修、司马光同为好友,与王安石同厅堂。正如古人所预料,一代一代后世游览者,拂开苔藓,一睹千古翰墨、篆书、镌刻之神韵,领略作者游览郁林观飞泉的奇妙脱俗之感。

唐隶《郁林观东岩壁纪》和宋篆“三绝碑”问世以后,“境地幽僻,人迹罕至,岁久藓蚀,椎拓绝少”。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是金兵进破都城开封那年。金石家赵明诚母亲病故,他急于南下奔丧,就没有和妻子李清照同行。李清照整理可带走文物,共计15车。行至东海,去郁林观拓下唐隶、宋篆。视为书艺瑰宝,收录《金石录》,声名传播,尤为可幸也。

五、东海之韵

郁林观石刻群中较为重要共有16处,唐刻1处、宋刻8处、明刻2处、清刻4处、现代石刻1处,其它还有无年款石刻。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宋朝兵部尚书李弥大的《宋四士题名》,原海州通判刘居实的《宋刘居实题名》,北宋文学家海州通判石曼卿所题的《濯缨泉》,还有明代海州知州王同题写的“飞泉”、“采山钓水,抹月披风”等石刻。

如同“飞泉”点睛,瀑布明珠飞舞,净化风尘垢黩。郁林空灵泽沐,净化世间八苦。而石刻,有如祖之心菩,化德万物,苍劲有力,雄浑潇洒,温蕴之韵悠长,而回归质朴。

古往今来,得天独厚之地理地貌,意蕴深厚之人文富饶,道清德厚之引领风骚,无时无刻不在赋予着古往海州、今来港城,翰墨使命,涓涓凝重,气韵长空。引无数慕名,身临其境,心致神领。文脉赓续,这里的明天德重恩弘。

吴成芳.jpg

注:本文作者系连云港市海州区人大退休干部。本文在编辑过程中略有调整。

编辑/萧文

上一篇:大宋文坛领袖——欧阳修 下一篇:中国故事之孙中山(二)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1-2015.Kinetika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7001860号-1 特别声明:网站信息仅归民风网所有,未经过同意不得转载或下载图片。 沈阳网站建设 龙兴科技

辽公网安备 2103230221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