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网
民风网
文明史话

中国故事之孙中山(一)

文章来源:民风网 更新时间:2024-03-16172

讲中国故事

孙中山(一)

公元1924年冬,58岁的孙中山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途。孙中山是广东人,这是他人生当中第三次北上。

过去30年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是被通缉的要犯。这一次不同,是直系军阀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软禁了贿选总统曹锟,并致电孙中山,请他北上共商国是。这对正在组织新一轮北伐的孙中山来说,无疑是意外之喜。他似乎感到一束久违的光亮,像晨曦,又像夕照。血犹热,豪情犹在,但志士已老。

一路辗转至天津,他的旧疾突然严重,而北京的局势又一次发生变化。没等孙中山抵达,北方几大军阀就达成新的协议,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成了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

这一切都那么熟悉,不过依旧是这十几年来军阀政治的又一次翻版。美好愿景不复存在,但孙中山没有改变行程。他觉得,至少可以趁此机会,把自己的理想和主张播撒到此前很少涉足的北方大地上。

为中国革命,他已经苦苦奋斗了30年。他从来不害怕失败,只是这山河大地,何时才能迎来真正的曙光?

让我们回到公元1895年10月26日的广州。29岁的孙中山决定,在这一天发动起义,占领广东省城,并以此为起点,推翻满清王朝。距离行动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这一年,清帝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被迫与日本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举国上下,无不痛心疾首。

半个世纪以来,孱弱的大清朝接连不断遭遇外侮。朝廷自救的洋务运动,随着甲午一战,宣告了实际的失败。各个阶层都提出了不同的救国主张,办实业、办教育、进行政治改革。

在大多数人还抱有改良救国的幻想时,孙中山选择了革命。一年前,他在海外成立兴中会,以振兴中华为理想,与年轻的战友们一起,秘密筹划了这次广州起义。这一天,按照部署,香港义士将于凌晨6点抵达广州。然而,孙中山并没有等到他们。直到8点,他才接到香港发来的电报,上面写着“货不能来,须延期两日”。毫无准备的变故,让孙中山感到惊愕,却又不得不接受现实。出现这个结果,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

决定起义前,大家满怀信心,甚至提前选出孙中山为未来的总统。但为了凝聚更多力量,他把这个头衔让给了兴中会香港负责人。之后,对方却突然告知,承担突击重任的队伍和部分枪支弹药不能按期到达,以致耽误了起义时间。作为总指挥,孙中山不得不决定,立即终止起义。行动尚未开始,就已宣告结束。孙中山怀着强烈的不甘,踏上了逃亡之路。

在这次功败垂成的起义中,他还失去了情同手足的朋友。这是他们英勇无畏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孙中山第一次体味革命的代价。在当时的中国,选择革命道路的人极少,更没有人知道,究竟该如何革命。

在清朝政府以重金悬赏的要犯名单里,孙中山名列头号。国内无法容身,他选择了藏身海外,继续组织革命。他剪掉辫子,穿上西装,留起了胡须。

1896年10月,在伦敦避难的孙中山前往老师家拜访。途中,被窥伺已久的清朝驻英使馆工作人员认出,不幸身陷囹圄。这是孙中山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俘。

孤身流落海外,胸中大业才刚刚展开,却遭遇到绝望的时刻,命悬一线。但他坚信自己选择的,是一条会带来光明的路。为此,他愿意披肝沥胆,涉险前行。

回忆这段黑暗的经历时,孙中山说:“人当陷入深渊之时,苟有毫发可以凭借者,即不借攀援以登。”他比谁都渴望自己的祖国能变得更好。他要救的是中国,而不是一个王朝。唯有打破这个旧世界,才能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是,作为革命之路上的先驱者,他注定将遭遇这条路上的所有荆棘。

危难之时,孙中山的英国老师全力营救,方得以脱离险境。也因为西方媒体对此事件的关注,孙中山开始在全世界声名鹊起。

重获自由后,孙中山一边实地考察西方的社会制度,一边继续为革命奔走。自少年时起,他就在海外留学,之后成为一名西医。但他很早就意识到,这个时代,“医国”比“医人”更重要。要医国,思想与行动同样重要。在海外,他接触到洛克的“天赋人权”说,伏尔泰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还有林肯的“民治、民享、民有”等政治思想。渐渐地,一个被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的民主革命理想,开始在孙中山脑海里酝酿,这便是“三民主义”。

1905年,他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以同盟会为核心,孙中山领导了8次武装起义。与此同时,在中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看清潮流大势,投身到了推翻清王朝的斗争中。

1911年10月,报纸上的一则新闻把在外流亡了16年的孙中山召上了回国的旅程。他很久没有这样振奋过了,身体似乎有一股热血在奔涌。报纸上刊登的是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这给了日薄西山的清王朝沉重一击,南方各省已纷纷宣布独立。

在配合革命形势做完一轮外交宣传后,孙中山决定响应国内的呼声,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他无法不为之激动。

流亡,对一个有才智的人来说,是聚集内心力量的一种鞭策。过去十几年里,他屡战屡败,却始终“一往无前,愈挫越奋,再接再厉”。就在半年前,他组织了又一次广州起义,那一仗打得无比激烈。“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起义再次失败,但黄花岗七十二志士的勇敢英烈,极大地激励了全国的革命者。半年后,他等来了期待已久的胜利。这是孙中山被清政府列为通缉要犯后,第一次公开回到国内。有记者问他,此次回国给中国革命带了多少钱,多少物资?他回答说:“予不名一文也,所带者,革命之精神耳。”

众望所归,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是他在创建同盟会时期就提出的国号。即将上任的孙中山感慨、兴奋,也忐忑不安。他把一切都献给了革命,妻儿一直跟着他逃亡,长期不遗余力支持他的兄长破产了,母亲也在一年前去世,靠当地华侨资助才勉强办理完丧事。

现在,革命终于成功了。旧世界正在急速坍塌,他要在废墟之上建设一个新国家,而这个新国家已经破晓了。这一年是辛亥年,孙中山45岁,正当盛年。

1912年1月1日晚8时左右,一场简单的总统就职典礼在南京举行。由于当时的摄影记者没有镁光设备,无法在夜间拍摄,以至于未能留下典礼的影像,但并不影响这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时刻之一。

新政府采用民主共和制,取代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制。新生的中华民国政局变幻莫测,孙中山在总统的位置上仅仅待了45天,便让给了袁世凯。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同一天,身在南京的孙中山带着儿子孙科等人,前往紫金山狩猎。

让出总统职位,出于诸多考虑。辛亥革命后,国内形势错综复杂,革命民主派的力量仍处于弱势,临时政府面临财政危机,军费严重不足,各派势力之间的较量推动着情势的不断转变。中华民国于南京成立后,南方看似统一在中华民国旗帜下,但各省军政府实际依然相对独立。北方,清朝政权尚在,掌管军政大权的袁世凯,利用他训练的新军,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为了寻求全国统一,南京政府与袁世凯协商,只要他推翻清王朝,就推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发布诏书,宣布退位。一天后,孙中山就提交了辞呈。为确保国家能够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运行,他在离任前推出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设立内阁总理,以限制总统的权力。

卸任后的孙中山感到了些许轻松,革命看起来胜利在望,他可以放心歇一歇了。看着紫金山上苍茫的劲松翠柏,他不禁想到了自己的身后事。“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抔póu)土,以安置躯壳尔。”

然而,一场震惊全国的暗杀事件,打破了孙中山的美好设想。

1913年3月20日晚,上海北站。中华民国下一任内阁总理候选人宋教仁,奉袁世凯电召北上,走到检票口时,突然遭遇枪击,两天后不治身亡。就在几个月前,孙中山以同盟会联合多个党派,统一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任理事长。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内阁总理的第一人选。

这样的关键节点上,他的遇刺让人浮想联翩,国内舆论以及一些线索都把幕后主使指向了试图独裁的总统袁世凯。似曾相识的一幕又上演了,极度悲愤的孙中山起兵讨袁,却不敌强大的北洋军。落败后,他再次流亡日本。这个时候,革命者们恍然醒悟,革命只完成了一半。推翻了旧制度,但新制度并不会因为旧制度被推翻而自然建立。在历史传统无比深厚的中国,建立起全新的共和制度,是一个无比艰巨的任务。

近代以来,邻国日本的发展如同参照般带给中国人不同维度的思考。同样被西方舰船强行打开国门,并遭遇了工业化国家的全面倾轧。日本以欧美为师,自上而下,启动了对制度和文化的全面变革。几乎与中国洋务运动同期进行的“明治维新”,迅速把日本带进了近现代强国之列。

为此,在甲午战争败给日本后,许多中国留学生把日本作为学习之地。孙中山此前,正是在日本成立了同盟会。这一次,他组建了一个新的团体——中华革命党,他要继续革命。

在孙中山蛰伏日本期间,独揽大权的袁世凯谋划了一出复辟帝制的闹剧,并最终引发了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

1916年4月,孙中山启程返回国内。两个月后,做了83天皇帝梦的袁世凯,在举国上下的一片讨伐声中,黯然离世。历史潮流浩浩汤汤,不可逆转,但前行之路漫漫,又该怎么走呢?

袁世凯死后,中华民国连表面统一都难以维系,一时军阀林立,各自为政。

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以“共和”之名重组内阁,在袁世凯之后,再次废弃了孙中山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此种情况下,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当选为大元帅,发起“护法”战争。

然而,由于没有自己的军队,孙中山处处被动。西南军阀也只是表面拥护,实际上并不完全听他调度。不久,西南军阀又联合起来,把军政府大元帅一长制改为总裁合议制,选举出了七位总裁,孙中山只是其中之一。

深感无力的孙中山愤然辞去大元帅一职。离别电文里,他痛斥南北军阀“如一丘之貉”,并指出“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

革命的成果成了军阀们争夺的权力,一切都没有变得更好。孙中山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厌倦感和孤独感,他不想在这种无谓的权力争斗中消耗自己的热情了。他决定换一个环境,换一个方式,来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

(原文为纪录片《中国》解说词,略加整理)

 编辑/萧文

上一篇:中国故事之孙中山(二) 下一篇:中国故事之张謇(二)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1-2015.Kinetika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7001860号-1 特别声明:网站信息仅归民风网所有,未经过同意不得转载或下载图片。 沈阳网站建设 龙兴科技

辽公网安备 2103230221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