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网
民风网
文明史话

中国故事之双星闪耀(一)

文章来源:民风网 更新时间:2024-03-18541

讲中国故事

双星闪耀(一)

——中国原发思想启蒙与发展

聚焦中华文明的灵魂人物、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截取其人生两大重要转折点,会见另一位思想泰斗老子以及遭遇陈蔡之厄,延展出孔子跌宕却伟大的一生,并由此展开对中国原发思想启蒙与发展历程的追溯。

那是一个宁静的午后,洛阳城外,阳光透过树梢洒满林间,远道而来的孔丘和他仰慕已久的李耳做了最后一次交谈。

年轻的孔丘滔滔不绝,既慷慨,又坦诚,讲述了他对时下风气的焦虑和疑惑,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渴望。李耳只是听着,不置可否。

临别时,李耳终于打破沉默,说道:仁人者送人以言。他缓缓地送给孔丘一句话,这段话的意义,直到多年以后,孔丘才会真正领悟。

二人执礼作别。此刻,他们心中都明白,今生今世,这样的会面与对谈很难再有。

李耳注视着孔丘渐渐远去,有一瞬间,他感觉这个年轻人仿佛正在走进浩瀚星空。清风徐来,李耳长久伫立,一动不动。

这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一段令人遐想无限的故事,那遥远而又清晰的光芒一直照耀到今天。

孔丘所属的朝代被称为“周”。此时,在孔丘生活的黄河流域,人类文明至少已经延续了三千年。

尽管周朝初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已将“宅兹中国”这四个字刻在青铜礼器“何尊”上,但孔丘尚未知晓,自己所在的地方就是后人所说的——中国。

青铜礼器是周朝礼制的象征。作为立国之本,周朝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宗法制度与礼乐文明。

朝贡、祭祀、丧葬、婚娶,都设有规范的仪制。所用乐舞及青铜器物的数量和制式,被用来标志上下尊卑的等级身份,也为整个社会带来安定有序的生活。

但到了孔丘生活的年代,周朝已建立五百多年,国力走向衰落,它所创立的礼乐制度也渐渐松弛荒疏。

孔丘个子很高,他喜欢读书,也喜欢四处游历。按照当时的习惯,他被称呼为孔子。孔子的家乡在鲁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南部一带,那里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

分封制始于周朝初期,原本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结果却带来分裂。数百年间,全国出现了大大小小一百多个诸侯国,它们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

自从周平王为了避犬戎之祸,将都城东迁至洛阳,周王朝就开始走下坡路。面对失序混乱的时局,自幼好礼的鲁国人孔子感到内心困惑,他萌生了考察社会的念头。

孔子最想去的一个地方,就是东周的都城——洛阳。他最想见的一个人,是住在洛阳的李耳,后人更熟悉他的另一个名字——老子。

机会来临得稍显意外。鲁国国君鲁昭公赏赐的一架马车和一名随从,带着孔子来到他的梦想之地,眼前所见让他深感震撼。

就在孔子出生那年,老子担任了周朝的守藏室之史。这是掌管国家档案典籍的史官,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周朝以及之前的漫长年月中,知识一直被权贵阶层垄断,学术典籍由王室集中管控,教习传授只局限于王公大臣与贵族之间,底层平民是没有学习的路径和权利的。

老子管理的守藏室,几乎集合了当时中国文化的全部精髓。看到这些凝结着前人智慧和精神的珍贵经典,更增加了孔子对周礼鼎盛时期的崇尚之心。

当然,这一次拜访,他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来的。他想向老子请教“礼”,证明自己对“礼”的坚持没有错。他更想与老子探讨当下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期待自己的主张能获得认同。

对孔子来说,老子不仅是值得尊敬的长者,更是一个见多识广的智者。他掌握着这个国家最核心的文化资源,学问渊博而且善于思考,对人生、对自然乃至整个宇宙,都有独到见解。

孔子讲述了自己对礼制分明、伦理规范的周公时代的向往,希望借此拯救正在崩塌的社会秩序。

老子则将世间运行的法则称为“道”,主张道法自然,认为人要顺应自然规律行事,不妄为,不强求。他提倡无为而治,执政者应“以无事取天下”。

两个人的观点显然相去甚远。但面对老子,孔子始终是谦逊的,他并不失望。他来了,问了,他听到了,也表达了。

中国历史上最具象征意味的一次思想交汇与碰撞,如同所有意味深长的大事那样,安静地留在了时间深处。告别洛阳,孔子踏上返回鲁国的路程。眼前的这个世界,让他感到越来越陌生。

市井街头,偶尔尚能发现上古之风的影子,那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怜悯与关怀。但那似乎只是短短的一瞬,看起来更像是上一个时代的回光返照。

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随着周天子权力的丧失而日渐崩塌,一切都在不可阻挡地朝着一个方向坠落。诸侯国的烽火正在摧毁的,不仅仅是一个存续了数百年的朝代,还有让这片土地和人民绵延安稳的精神结构。上层的权力争夺,正一层一层地由外及内地破坏着世道人心。

没有什么比这更加刺痛孔子的内心,他不能容忍天下就这样滑向深渊,他必须要做点什么。事实上,在拜访老子之前,和辞别老子之后,孔子的想法一直没有改变过。

他要想方设法地呼唤并恢复周礼,他要把散落在地上的礼制碎片一点一点拼起来,重新安放进世人的心中。他当然知道,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一切从教化做起。孔子向众人敞开大门,他打破周王朝多年沿袭的官学传统,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

知识不再是贵族独享的特权。孔子提出,有教无类。不论出身贵贱、禀赋高下,都应该获得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只要交少许学费,哪怕只有一条干肉,就可以到他这里读书、学习。

很快,就有大批平民子弟前来求教。孔子为学生们开设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这被后人称为“六艺”

孔子办学的地点有个好听的名字——杏坛。这是一所面向平民大众开放的开放式学校,孔子要把庙堂之上正在衰弱的“礼”传播到村野民间。

“礼”是他所教授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代表着秩序、规范、伦理,是维系社会运转、人与人关系的制度纽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认为,“礼”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行事的标准。以礼为基础,孔子提出了他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仁”。关于什么是“仁”,他给出过不同的解释。而“仁”的核心就是“爱人”,是做人需要秉持的基本道理。

这位正值盛年的老师,有着丰沛涌动的思想,对教育充满热情。教学相长,让知识如清泉般流动。当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思考能力,探问天地人生的奥义,开始成为中国人的一种自觉。

在杏坛广收门徒的日子,是孔子人生中少有的一段快乐时光。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却中断了他正在声名远播的教学生涯。

公元前517年的一天,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突然传来:鲁国国君鲁昭公逃走了。孔子在震惊中赶往国都。事情的起因,是鲁国权贵季平子与大臣郈(hòu)昭伯的一场游戏。二人在斗鸡时相互舞弊,引发矛盾,郈昭伯向国君告状。鲁昭公想借此削弱季平子的势力,派兵攻打。季平子联合鲁国另外两大贵族——孟孙氏、叔孙氏反攻。鲁昭公战败,被迫逃往齐国避难。季平子宣布,鲁国大权由自己接管。所有人都保持着沉默。

面对这场僭越犯上的军事政变,孔子无比惊愕。他的愤怒,没有带来任何改变。亲眼目睹鲁国国土上的礼崩乐坏,孔子的内心如受千钧重锤。

他一直坚定地信奉和传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念,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本分。而鲁国刚刚发生的一切,分明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礼在何处,仁又在何处?这个世界还会变好吗?

孔子追随鲁昭公到了齐国。在齐国,孔子和他的思想并未受到重视。几年后,他重新回到鲁国。公元前510年,那个曾经赠送马车、随从,成全孔子去见老子的鲁昭公,死在流亡的路上。这一年,孔子四十二岁。

大时代里的个人命运,总是由不得自己做主,包括天子在内。历史正在走向下一个路口,周天子号令天下的时代一去不返。

诸侯国群雄蜂起、割据一方,为了土地、财富和权力,相互间攻伐不断。在孔子出生之前,已先后有五个诸侯国依次称霸。争斗愈演愈烈,距离孔子想要的礼乐复兴却愈行愈远。

重新回到鲁国的孔子蛰伏了很久。他的弟子子路、冉求等已相继步入政坛,各自施展抱负。孔子一面教书,一面静观其变。十数载光阴过得很慢,也很快。

鲁国会需要他吗?他的政治理想能实现吗?他在等待。终于有一天,他等来了鲁国新任国君——鲁定公的邀请。

公元前501年,五十一岁的孔子被任命为鲁国中都的地方官——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一年后他升任司空,主管工程建设,接着又升任大司寇,主管司法。

五十六岁这年,他以大司寇一职代理鲁国国相,孔子走到了从政生涯的巅峰。参与治理国政三个月,鲁国的内政外交就大有起色。百姓安居乐业、各守礼法,四处路不拾遗、宾至如归。但孔子自身的处境,却变得内外交困。

孔子没有忘记当年贵族势力对国君的威胁。他对鲁定公说,臣子没有私藏的武器,大夫不能拥有周长300丈的城邑。

为符合礼制,他下令拆毁鲁国最有权势的三大贵族的城邑。遭到反对几乎是必然的,这个被称为“墮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权贵间的矛盾却已然埋下。而鲁国的良好局面,也引发了邻国的关注。东北面接壤的齐国十分不安,担心孔子的作为会令鲁国称霸。

他们采取的对策很简单,就是设法阻止孔子主政。眼见当权者一步步陷入齐国的计谋,孔子深感失望。于是,他再一次离开鲁国。

(原文为纪录片《中国》解说词,略加整理)

 编辑/萧文

上一篇:中国故事之双星闪耀(二) 下一篇:烽火戏诸侯是真是假?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1-2015.Kinetika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7001860号-1 特别声明:网站信息仅归民风网所有,未经过同意不得转载或下载图片。 沈阳网站建设 龙兴科技

辽公网安备 2103230221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