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网
民风网
文明史话

中国故事之双星闪耀(二)

文章来源:民风网 更新时间:2024-03-18231

讲中国故事

双星闪耀(二)

——中国原发思想启蒙与发展

重新踏上旅途的孔子已经五十六岁了,但他的心情竟不算太坏。既然鲁国承担不起自己的政治寄托,那就另寻明主吧。而且这一次,他并不是一个人上路。一众弟子相随,至少让他不再孤独。怀抱着希望与理想,辛苦的行程也就不乏浪漫色彩。

这群布道者目标明确,他们游走各国,就是为了广播“仁”和“礼”的主张,寄望能为执政者所用。

他们首先来到卫国,因为被人在国君面前说了坏话,只待了十个月便匆匆离去。前往陈国途中,孔子被匡地的人误识为仇人而身陷囹圄。弟子恐慌,孔子安慰他们说:周文王虽然没有了,但周的礼乐文化,不都还在我们身上吗?上天若想灭周礼,便不会让我们掌握;如果上天不想灭周礼,那匡人又能拿我如何?

到了宋国,孔子带着弟子在大树下研习礼仪。宋国司马听说后想要加害他们,就把大树砍了。弟子催促老师快点离开,孔子却依旧坦然:上天既然赋予了我德行,那他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抵达郑国时,孔子不慎和弟子走散,独自一人被落在外城东门。有人告诉他的学生子贡,说东门有个人瘦瘠疲惫,好像一条丧家之狗。

子贡找到孔子后,将旁人的描述转述给他,却引来孔子哈哈大笑:然哉,然哉,说我像丧家之狗,那个人说得很对啊。

这一路,茫茫四野,有迷路不知前途的时候,也有人困马乏、风雨交加的时候。他们被盗贼抢走过财物和车辆,也被很多人侮辱过、嘲笑过,有时候连小孩子都会讥讽他们。

孔子已过耳顺之年,他已经是个老人了。他所经历的这段颠沛流离,被后人取了一个轻松的名字——周游列国。其中的甘苦况味,恐怕只有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才能体会。

东周列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群人时而衣衫褴褛、形同乞丐,时而鼓琴论道、指点天下,或许那个轻松的名字并没有取错。

风声也好,雨声也好,孔子的弦歌一路不断。他以理性的中庸之道面对每一次挫折,却从未动摇。他是一个屡败屡战的勇者。尽管在世人看来,孔子是如此的怀才不遇、失意落魄。他拜访了一个又一个国君,被一个又一个国君拒绝。

君王们此刻只关心一件事:如何才能成为下一个霸主。礼制仁爱,显然无法帮助他们立时开疆拓土,即刻成就霸业。

这是一次漫长的、不知终点在哪里的旅途。一行人走走停停,就这样走过了匆匆数年。究竟该往哪里去,他们并没有计划。

每一次的出发,可能是因为突发的战乱,也可能因为任性而善变的君王。因为诸侯国力量的此消彼长,以及随之冒出来的新的机会和召唤。

他们脚下似乎没有方向,心中却有方向。理想主义者,用近乎固执的行动去实践理想,这远远超出了成败本身的意义。

公元前489年,在外游走数年的孔子,遭遇了人生中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事情听起来很有些荒谬。吴国攻击陈国,楚国发兵相救,原本这只是诸侯国间的普通一战。楚昭王听说孔子此时正好在陈蔡两国交界的地方,就派人去请他。

陈蔡两国的主事大夫听说后,非常恐慌。之前他们听取孔子的诤言,心里却知道,孔子所讥讽的,句句切中时弊。这样的贤人如果为楚国所用,恐怕会对自己不利。为了不让孔子去楚国,陈蔡两国派人将孔子一行围堵在荒野之中。行动受阻,食物不足,弟子们病倒了很多,一个个脸上露出饥苦之色。

一天,两天,三天,围困没有丝毫放松的迹象。粮食就要断绝,大家都饿得站不起来了。只有孔子,却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照常讲经说道,诵书弹琴。一些弟子支撑不下去,三三两两地离开了。子路对这个无妄之灾很是不悦,他忍不住去问老师:君子也会有如此困窘的时候吗?孔子回答他:君子即使身陷困境,也会有自己的坚守;小人若遇到困境,就只会胡作非为。

虽然给子路的答案一如往常的坚定明确,但这一次的困厄,实在性命攸关、非比寻常,孔子的心中也并非没有疑问。

他逐一召来各个弟子,问了他们同一个问题:我的主张难道有什么不对吗?我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

子路说:也许是我们的仁德还不够,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也许是我们的智慧还不足,所以别人不肯放行。

孔子反驳他:如果仁者一定会让人相信,那伯夷、叔齐怎么会饿死在首阳山?如果智者就能畅行无阻,那王子比干怎么会被纣王剖心?

子贡接着前来应答,他说:夫子的学说太渊博、太宏大了,所以没有国家容得下你。夫子可以稍微降低一下标准吗?

孔子批评他:不好好修习学问,反而降低自己去迎合,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最后一个作答的,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颜回的话说到了他心里:虽然不被天下接受,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没修好夫子之道,是我们的耻辱;我们修好了夫子之道,却未被采纳,是当权者的耻辱。孔子听完,欣然而笑。

时间又过去了一天,最后一点充饥的稀粥已经见底,陆续又有看不到希望的弟子选择离去。这或许是孔子一生中对自己最为怀疑的时刻,现实的困境和内心的困境一起包围了他。

与弟子们的交流,更像是他的自我拷问。我的主张难道有什么不对吗?我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他应该无数次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也应该无数次地回答过自己。

回望走过的道路,他想起了多年前洛阳城外的那个下午。老子的临别赠言,仿佛预言了他必将遇到的磨难。

老子说:聪敏深察之人离死亡很近,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博学善辩者常常招致危险,因为他喜欢揭人之短。

在招致危险并且离死亡很近的这一刻,孔子完全理解了老子的苦心,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离老子这么近过。

又一个黑夜降临,被困数日的孔子期望能从神秘的卦象中看到未来。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命,他的天命到底是什么呢?主张一切顺其自然的老子,已经打算辞官隐世、云游四方,那是老子的理想。孔子却始终关心着现实世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孔子主动选择的天命。

被围困的第七天,孔子派去向楚昭王求救的子贡,终于带着楚国的兵马回来了。天亮了,此前所有的饥饿、困苦、挣扎、怀疑、隐忍、委屈、愤懑,顷刻间烟消云散。整整七天七夜,恍若重生。

后世有言:上天若没有降生孔子,中国的历史将万古如长夜。七日之围,如同一个思想史上的寓言。孔子从未停止寻找出路,为受困的弟子,为受困的自己,也为受困的中国。

摆脱围困后,孔子打算前往楚国。楚昭王已准备将700里地分封给他,那个南方的大国会是他们可以立足的地方吗?共同面对过生死考验,让师生们更加珍惜同行的每一段路,孔子越来越像是一个精神领袖。他们还不知道,楚国的王宫里,正发生一段对话。

大臣向楚昭王提出,楚国祖先受封时,封地只有50里。孔子总在重申周朝法度,倘若任用他,楚国还怎么能堂堂正正地拥有现在这方圆几千里之地呢?给孔子封地,加上贤能的弟子辅佐,这可不是楚国之福。

楚昭王于是作罢。没过多久,这位赏识孔子才能的楚国国君就死了,意望又一次幻灭。

途径一处渡口时,孔子遇到了一个让他此生都很难忘的人。这个人名叫接舆,看起来行为乖张,人们称他为“楚狂人”。接舆大摇大摆地从孔子面前走过,一边走,一边唱: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凤凰呀凤凰,你的德行为什么衰落至此?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迎头赶上。孔子很想叫住他,跟他聊上几句,但接舆没有给他机会,头也不回就走掉了。

在很多解读里,接舆是那个来给孔子当头棒喝的人:过去的时代虽然美好,但终究是要过去了,不如面对未来吧。

经过了陈蔡之围的孔子对很多事都不在意了,触动他的,或许是接舆唱的最后一句: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矣。即是说,罢了,罢了,现在从政的人都岌岌可危。

孔子已经失去对政治的热情,之后,他拒绝了在卫国做官的弟子子路的执政之请,并告诫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也许从来就只有礼乐这一件事。在世人眼中,孔子又何尝不是一位狂人呢?

周游列国十四年后,孔子终于回到鲁国,回到属于他的杏坛。当年跟随他出游的弟子,多已学成出仕,孔子在家乡继续开课授徒。相传,他一生弟子三千,有贤人七十二。

但这些都难以安慰暮年的孤独,悲伤的事情一件件接踵而至。他最心爱的弟子颜回突然病死,陪伴他最久的子路死于战乱,唯一的儿子也先他而去。

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孔子沉迷于《易》。他翻来覆去反复研读,以至于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他似乎从中看到了超越个体人生的、更加复杂的宇宙和自然。

这部四十多年前在老子的图书馆里一扫而过的著作,现在,他终于能体会到其中玄妙,他也终于懂得了老子。

公元前479年,病重已久的孔子等来了弟子子贡。他从病榻上慢慢起身,迎上前去,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远远地冲子贡喊道:你为何来得这样迟啊?

这一年,孔子73岁。七日后,孔子去世。

岁月苍茫,曾经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黄昏,孔子独自来到大河岸边,看着川流不息的河水,他发出了一声悠远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像流水一样消逝,孔子知道生命的有限和遗憾。终其一生,连孔子自己都未必意识到,他肩负的使命有多么宏阔。

他以一己之力游说天下,进而创生了一套独特的思想体系,后世称为“儒家”的学说由此开启。他所编撰修订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著作,被奉为儒学经典。

孔子的一生,遭受了太多的非议和质疑,承担了太多误解。他在生前并没有获得期望中的成功,甚至一再失败。然而,这正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光荣。

正是他的那些在当时不被理解、不被需要、不被欣赏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世中国两千年。这些思想,如同一条亘古不绝的大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川流不息,不舍昼夜。

一个彬彬有礼的时代结束了,后人用“春秋”二字为这个时代命名。

几乎在同一时期,人类迎来了一次非凡的思想大爆发,伟大的思想家集中涌现。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

他们提出的思想命题与伦理原则,缔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有人将其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就在那个伟大的时代,在亚洲东部的中国,老子和孔子双星闪耀。他们站在中国思想史的原点,成为后来者仰望的高山。

在没有了老子与孔子的岁月里,寒暑易节,春种秋收,大地依旧在按照自己的节奏运行。历史,也在跌宕起伏的纷争中,继续向前伸展。

(原文为纪录片《中国》解说词,略加整理)

 编辑/萧文

上一篇:中国故事之众 声(一) 下一篇:中国故事之双星闪耀(一)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1-2015.Kinetika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7001860号-1 特别声明:网站信息仅归民风网所有,未经过同意不得转载或下载图片。 沈阳网站建设 龙兴科技

辽公网安备 21032302210387号